爱运动更要会运动——苏州医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苏州红色电波党支部联合举办《问问科学家》第四季第三场

发布者:吴德建发布时间:2024-04-30浏览次数:11

苏州医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苏州红色电波党支部于2023年结为党建共建单位,今年继续共同推出《问问科学家》(第四季)——急救知识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。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自救互救知识,营造“人人识急救,人人可自救”的校园氛围,425号,必发9988集团联合FM91.1苏州新闻广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,顺利举办大手拉小手 科普促成长苏州市中小学急救知识科普校园行,这也是今年《问问科学家》第四季的第三场科普活动。

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的主治医师刘昊,结合临床经验,运用大量的图片和实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内容扎实、通俗易懂、警示性强的科普讲座。刘医师告诉同学们,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神奇的存在,它强大又精密,但有时又脆弱无比。我国首部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批发布的《7-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》提出,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累计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宜不少于70分钟,其中每天至少进行1次持续10分钟或以上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。刘医师认为“爱运动”很重要,但“会运动”更重要。从“爱运动”到“会运动”,这个过程的学习可不轻松。为了让同学们知晓、领会,刘医师现场进行了相关动作的细节展示,将原本晦涩的知识科普,变为了形象生动的大课堂。在场的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,学习热情高涨,互动环节,小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。

刘医师同时提醒同学们,运动要遵循热身,锻炼,拉伸这三部曲,还要牢记两大口诀:避免剧烈、强度超过耐受力的运动;避免长时间、过度单一的运动。运动损伤后的48小时是黄金急救时间,运用“RICE”原则准没错。R是停下来;I是冰敷;C是压迫;E则是抬高。讲座的尾声部分来了场别开生面的“沉浸式急救体验”。刘医师邀请四位同学来到舞台学习包扎。经过手把手教学,一对一指导后,四位同学欣喜地表示,学了基本的包扎方法,一旦遇到紧急状况,再也不会手足无措了。

这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和教育引导作用,通过科普讲座,急救知识已然悄悄投射到同学们的心中。学习健康成长新模式,与运动损伤SAY NO!同学们的这堂课可谓受益匪浅。